内容简介
“让·鲁什故事的故事,吟游诗人传说的传说”
让·鲁什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民族志影片大师,但他一百多部影片中只有五部流传到北美洲;他是研究非洲社会的民族学家先驱之一,但其民族志作品却罕为人知。尽管在人类学与电影两个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却颇具争议性。已有的对于鲁什的评论实难谓完整,大多是立于真实之外的省思。
作为同样以研究桑海社会生活为职业志向的人类学家,本书作者保罗·斯托勒关注的主要是鲁什的民族学成就。他重新走过鲁什的桑海之路,跃入桑海历史、政治、社会变迁、法术与神灵附体的真实之中,由他讲述鲁什及其作品的故事是再恰当不过了。本书深入分析了鲁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志作品,揭示了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介绍鲁什的生平与贡献,也交代他所描写的族群——尼日尔的桑海人——的社会文化向度。
循着鲁什的“真实电影”和“共享的人类学”,我们将走向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在那里,我们不仅遇见他者,也将遇见我们自己。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作者简介
保罗·斯托勒(PaulStoller),西切斯特大学人类学教授。其著作颇丰,包括民族志、传记和回忆录。1994年,他获得了著名的古根海姆奖学金。2002年,他被美国人类学学会评为罗伯特·B.特克斯特人类学卓越奖获得者。他经常在欧美讲学,并出现在各种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及国家地理电视频道上。
译者简介
杨德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博士。著有《传承:认知与宗教人类学的探索》(商务印书馆2018)
在线阅读: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相关图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是英国历史学家P.M.H.贝尔的重要著作,深入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多重原因和复杂背景。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该书涵盖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等多个方面,几乎囊括了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
全球互联网极简史
互联网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但你是否知道它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它是怎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如何一次次地重塑社会、改变世界的?
隐逸之间
本书围绕《形影神》《饮酒》《桃花源记并诗》三组诗文及历代诠注,揭开陶渊明思绪流连的独特地带与深邃旨趣,及其由儒而隐的心路历程。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
《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一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日本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是一部深入剖析北宋党争的经典之作。该书以王安石变法为关键节点,立足于神宗熙宁以来的新旧党争,聚焦庆历至靖康近六十年间的党争历史。